——某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横梁压铸件全尺寸质量控制项目
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速,汽车横梁等关键结构件采用压铸技术,以实现高集成度、高刚性和轻量化目标。然而,此类压铸件尺寸较大、结构复杂(含薄壁、异形曲面、螺纹孔等特征),传统检测方法如三坐标测量机效率低、数据覆盖不全,人工检测误差风险高,难以满足高精度、全尺寸、快速检测的需求。
某头部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为解决横梁压铸件尺寸偏差导致的装配误差问题,引入蓝光三维扫描技术,实现包括尺寸测量、轮廓分析、曲面对比在内的一系列检测要求,可以确保从模具修正到成品质量的全流程管控。
蓝光三维扫描技术应用
该企业采用新拓三维XTOM蓝光三维扫描仪,具备型面偏差、形状尺寸(如直径、距离、角度等)、形位公差尺寸(如位置度、轮廓度、同轴度、圆柱度等)等复杂几何特征精确测量功能。在测量范围及精度上,可满足该企业对于压铸件尺寸监控及质量分析的要求。
1、高精度数据采集
-
蓝光光栅投影技术实现非接触式扫描,精度达0.008–0.01mm(扫描幅面内),可捕捉横梁压铸件表面形位偏差。
-
抗环境光干扰设计,适应车间复杂光照条件,确保螺纹孔、薄壁等复杂特征数据完整性。
2、3D尺寸检测流程
-
保存3D扫描数据并进行基础处理,如去除周边杂质,以准备后续的分析。
-
软件自动对齐CAD数模,生成全尺寸偏差色谱图,直观定位超差区域(如孔位偏移、曲面翘曲)。
3、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
建立压铸件三维数据库,支持历史数据比对与趋势分析。
-
为模具磨损修复提供量化依据。
蓝光3D扫描技术优势:
蓝光抗环境光干扰,可在复杂车间环境中直接使用。软件通过优化3D重建、渲染和计算过程中的算法,点云扫描及处理速度快,并提升网格三角化效果,使工件光滑和锐利部分与实际更加贴合,重复性精度可达90%。
检测技术对比
对比项 | 千分尺/直尺 | 三坐标测量机 | 蓝光三维扫描仪 |
测量原理 | 接触式机械测量,通过物理接触读取刻度值 | 接触式探针触碰物体表面,基于坐标系计算三维坐标 | 非接触式光学扫描,通过光源捕捉物体表面点云数据并拼接三维模型 |
精度 | 千分尺:±0.01 mm;直尺:±0.5 mm | 微米级(0.001 mm)至亚微米级 | 0.008–0.01mm(扫描幅面内) |
测量维度 | 单点或一维/二维尺寸 | 三维坐标点测量 | 全表面三维模型重建 |
接触方式 | 接触式 | 接触式(探针触碰) | 非接触式 |
适用场景 | 简单长度、厚度等局部尺寸测量 | 精密机械零件、模具等高精度检测 | 复杂曲面、轮廓、软性易变形物体、逆向工程 |
操作复杂度 | 简单,无需专业培训 | 复杂,需专业编程和操作训练 | 中等,软件辅助自动化拼接 |
数据输出 | 数值读数 | 点坐标数据(CAD兼容格式) | 三维网格模型(STL、OBJ、IGES等) |
测量速度 | 慢(逐点测量) | 慢(逐点编程测量) | 快(每秒百万点云采集) |
设备成本 | 低 | 高 | 中等 |
补充说明:
1.精度与效率权衡:三坐标精度最高但速度慢,适合关键尺寸检测;蓝光三维扫描仪适用于快速获取整体形貌,但需后处理优化数据。
2. 适用对象限制:三坐标需接触坚硬物体,避免形变;蓝光三维扫描仪对高反光/透明表面需特殊处理。
3.扩展性:蓝光三维扫描仪可结合数控转台实现全自动扫描,而三坐标通常固定于实验室环境。
扫描数据与检测结果
采用XTOM-MATRIX蓝光三维扫描仪,对汽车横梁压铸件的外形进行扫描,采集完整的3D数据模型,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全局对齐,并通过软件生成精确的三角网格。
在检测软件中,对扫描数据进行几何特征和曲面轮廓的对比检测,获得实际偏差,输出数字化检测报告。
XTOM-MATRIX蓝光三维扫描仪通过高精度面扫描与可视化分析,解决了汽车横梁压铸件尺寸检测的核心痛点。该方案通过全尺寸检测,可优化压铸工艺参数,有效减少试模废品率。
另外,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压铸件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为车身装配精度提供保障,推动企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奠定智能化工厂基础。